各院(部)、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教育部门的安全工作要求,根据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岁末年初安全形势和学校实际,现就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优化校园治安防范措施,确保校园持续平安稳定
一是优化校门管控措施,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出入校门管理。升级“金科访客系统”,关闭校园参观功能,因公、因私访客(含校友)入校申请,需正确填报相关人员和车辆信息,由校内在编在岗被访教师进行审核通过后,访客车辆通过道闸识别入校,行人通过扫金科访客码入校。在校学生的访客由学生在校门当面登记后入校。二是持续推进优化和加强校园交通秩序管理。开展校园非机动车通行证年审和办理工作,组织开展校园非机动车治理工作,清理“僵尸车”和集中管理不符合校园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加强校园机动车管控,通报超速和违停相关车辆的信息并按规处理。三是加强安保人员应急处置训练,提升校园安保人员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速度。坚持每日一练,组织专项技能培训,开展突发情况应急演练。四是持续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按照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印发的相关工作通知要求,对安全风险隐患持续进行地毯式、拉网式,全方位、无死角摸排,确保底数情况动态更新、实时掌握。
二、绷紧校园消防安全弦,增强消防安全的风险意识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经国家消防救援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火灾事故多发频发,各院(部)、部门要高度重视吸取火灾事故教训,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二是紧盯管控重点部位,扎实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纠。要结合冬、春的气候特点,深入研判单位内火灾隐患,再动员、再组织开展一轮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各重点场所和部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制定完善符合本单位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本单位教职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灭火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努力提升师生员工的初起火灾扑救能力,掌握疏散逃生技能,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消防素质。
三、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明确体系内人员职责,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三级管理体系,履行食品安全日检查、周排查、月调度风险排查机制。二是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再细化。落实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留样等过程管理制度,加强对进货查验、加工场所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重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开展每日冷藏冷冻、加热保温、清洗消毒等设施正常运转和清洗到位的自查。
四、关爱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一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监测,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体系。在新生入学、实习实践和工作招聘等阶段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合理增加测评频次和范围,关注学业就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切实做好风险研判和应急心理援助。二是建强队伍优化协同,营造良好环境。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培训提升教育能力水平,重视加强物资、技防建设,及早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网上网下即时监测预警学生自伤和伤人的行为。三是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各负其责、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在建社区、管社区、兴社区上持续发力。丰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打破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壁垒,推动校内各部门、校外属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了解学生实际需求、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打通学生合理诉求解决的“最后一公里”。
五、加强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教育,做好实验室危化品全流程管理
一是健全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各项要求,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构建“校级、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安全管理体系,配齐配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专职人员。二是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要求,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处置培训等活动,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针对性增加仪器设备使用、操作工艺、环境风险辨识、应急处置等专业内容。建立健全实验室准入考试题库建设和考核考评制度,推进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有效实施。三是严格执行实验室危化品全流程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危化品采购、存储、使用和废弃处置全流程台帐,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涉及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实验室,认真核对用电设备、通排风设施、输配电线路、灯具等设备设施的防爆性能,会易制毒易制爆和剧毒化学品,严格按照公安机关的流向管理要求执行。
六、加强用电、用气、用水安全管理,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防范
一是用电安全管理。不断健全供配电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制度》、《巡检检查制度》、《电气设备操作制度》等,保证24小时有人员在岗值班,增加日常巡检,加强终端用电场所安全巡检,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措施保障供电的连续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二是用气安全管理。根据上级文件制定燃气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严格执行使用中及使用后的各项操作规程,定期开展燃气安全知识学习和安全操作培训,紧密与所在辖区燃气供气部门取得联系,专人专检,发现问题即可停用及时上报维修排除安全隐患。三是用水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二次供水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水泵房采取24小时值班巡检,并建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对供水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利用寒假期间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建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档案,抽取水样进行水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四是极端天气防范。明确重点防范区域、应急处置人员、应急物资的准备、应急抢险流程等;极端天气期间加派专人值班,严格遵守值班制度,大风大雪等异常天气状况时,加强巡查。同时做好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准备应急车辆,做好物资储备、积极筹备应急物资、编织袋、草包、黄沙、装填工具、提醒标识、通讯等所需抢险物资,统一调配。
七、严格值班值守,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和信息报送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各级值班人员要到岗到位认真履职,做好值班记录,宿舍管理站、物业管理站、医务所、食堂、配电房等要根据需要安排好值班,在岗履职,不得出现脱岗现象,严防意外事故发生。值班人员要认真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到“首报要快,核报要实,续报要准,终报要全”,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的现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敏感情况,要以保护师生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工作,第一时间按规定逐级上报,力争将事态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防止事态恶化升级、诱发次生灾害或衍生事件发生。
保卫部(处)将持续践行“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警必到、有险必救”的安保服务承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牵头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抽查,加强巡查巡逻,严控外来人员滞留校园,及时排查、发现、解决突发事件。若师生员工发现安全隐患或遇突发事件,请及时拨打保卫处值班电话或向公安机关报警。
(1)江宁校区应急电话
保卫处处长骆德军:18913806345
后勤处处长周建峰:18913805989
安全管理科科长宋向:18168092778
医务所所长王滨滨:18913806198
保安队队长马兆明:13851419810
24小时报警电话:86188830
校园警务室电话:86188130
医务所值班电话:86188843
高新区派出所电话:84951330(报警)
(2)幕府校区应急电话
综合管理科黄海龙:18913806856
保安队队长夏新文:13913886797
保安队队长蔡永将:13913921031
24小时报警电话:85393546
医务所值班电话:85393342
保卫部(处)
202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