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部门:
近年来,全国多地人员密集场所因违规动火作业引发有影响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切实加强校内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根据江苏省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布的《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告知书》,现就有关规定告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按照“谁的场所谁管理,谁动火谁负责 ”的原则,人员密集场所管理使用单位全面负责本场所动火作业安全工作,建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筑产权方或委托的统一管理单位,承包、承租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严格履行动火作业安全职责,坚决杜绝违规动火作业。
二、严格加强动火作业管理。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 )《焊接与切割安全》( GB9448 )《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 GB15578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GB/T 40248-2021 )等有关标准要求,不得在使用期间进行动火作业;其他情况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于保卫处事先办理审批手续,由动火审批人查验现场并确认落实防火措施。
三、严格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从事电焊、气焊、气割的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具备相应的动火作业安全技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用工部门要履行证书查验责任,雇佣持证人员进行电焊、气焊、气割动火作业,严禁无证或持假证作业。
四、严格动火现场安全管控。动火作业前,应将作业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有效防火分隔,清理周边及火花垂直掉落区域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质,严防通过作业现场的楼梯间、外墙、管道井、电缆桥架、孔洞、地沟等部位掉落火花或蔓延火势;作业期间,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全过程监护,配备相应消防器材,保障消防用水,设置警戒线或安全标识,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避免与具有火灾、爆炸风险的作业产生交叉;作业结束后,应进行现场复查,特别是火花可能掉落的周边及垂直区域,确保无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开。发生初起火灾时,要立即报警,组织扑救,并及时疏散人员。
五、鼓励举报违规动火作业行为。鼓励校内各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动火作业社会监督,凡发现在使用期间违规动火作业、未进行内部审批、无证动火、未落实现场管控措施等情形, 即可通过“ 86188830 ”校内保卫处热线进行举报。
对违反本通知的行为,将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金陵科技学院保卫处
2025年4 月11日